“纵想怎样,又能怎样呢?”
你忽然发现了这句话里的一个奇葩的点,“魏军还会抢女人吗?”
“生火做饭,担草运粮,”老太太想了想,“大概吧。”
你觉得老人神情有些奇怪,尽管困窘至此,儿子又征入蜀军,但她似乎完全不恨魏军。
不过除了不得已而为之在军营里搞过几次高压恐怖之外,你平时并不喜欢血腥侏儒模式。
幸福的人各有各的不幸,不幸的人也各有各的不幸,没必要窥探别人的心灵。
你在半位面里吃了些魔法快餐,给自己刷了个次级复原术恢复精神,然后一边泡澡一边开始思考今天得到的信息。
首先,仅以当下的战争水平而言,潼关在后勤保证补给,同时又掌握在靠谱将领手里的前提下,它就是不落之城;
其次,你怀疑曹魏宗室与司马懿之间的关系有问题,但这个问题严重到哪种程度?你是否能够利用这种关系攻陷潼关?这暂时是个谜,但曹肇身上有种混乱和不确定感,你还得把他那超出常人的自尊心因素先放在一边;
再其次,历史上的曹叡虽然个人爱好清奇了一点,但绝非庸主,他在世时,司马懿从未超出掌控,如果不是后来的高平陵之变,这一对君臣说不定也能复刻一把鱼水君臣,但这一条时间线里,曹叡对这位大都督的态度如何?如果他依旧全心信任司马懿,那恐怕丞相再怎么送小裙子也不能奏效;
最后,同样是在渭水之滨作战,五丈原和陇中平原完全是两个概念,前者背靠陈仓山,诸葛亮可以依靠地形优势和微操,用山地兵来以少胜多;后者近乎曹魏骑兵主场,“重剑无锋,大巧不工”大概就这样,即使能够击退魏军,依旧会损失惨重。
而且更重要的是,在三十万大军的威胁下,关中永无宁日。
天光渐亮,你推开门,不知哪里飘落下来一片叶子,令你忽然感到了一丝凉意。
门前松柏,荒冢累累,小孙女在生火烧水,老妇则弯腰在冢间寻觅野菜。
舂谷持作飰,采葵持作羹。
你不知那些新旧交叠的坟冢中有没有她的亲人,你想也不该问。
“若是战争结束,令郎回来,这一切便会好起来吧。”
老太太捧起野菜汤碗,有些迷茫地看着你,“如何结束?”
“比如说……天火降世,”你讲了个冷笑话,“将魏军三十万大军尽诛。”
她手一抖,汤洒在了手上。
…………你哪里说错话了?
“为汉室用命是本分,岂敢作此想,”她把汤碗放下,忽然露出一个凄惨的微笑,“可是,老妇的另一个儿子,也在为大汉尽忠啊。”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这句十分拗口的话,你愣了两秒才反应过来其中含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
93
====================
华阴渭水一线, 究竟被战争摧残成什么样子,你原本没什么更具象化的印象。
但你回营后,不日便按照先前安排布置, 带上邓艾麾下的五千士兵, 再加你的两千本部兵马,自渭南大营北上至临晋驻防时,你见到了比前几日那村落中多得多的坟冢。
数月前马谡那场蒲坂之战波及到了临晋,但即使是魏军, 倒也不曾屠了临晋城。
然而大战之后,必有大疫, 双方死伤逾万,一时令黄河为之不流, 可想而知下游的临晋要遭受什么样的瘟疫。
但,当你巡视临晋时, 你在老百姓的脸上已经见不到多少哀戚之色。
人类总是顽强的,有时甚至超出你的想象。
不管亲人,故友, 死于战火,或是殁于瘟疫,活下来的人总会尽快将这些悲伤的事忘之脑后,再继续开始新的生活。
因而你穿过一片片的新冢, 又穿过一片片即将收割的麦田时,你仍然感受到了这种朴素而顽强的力量。
你进了临晋城, 在集市上买了一两个十分有陇东风味的泥人, 准备等回去带给诸葛瞻小朋友时, 捏泥人的摊主又举起一个羽扇纶巾, 你觉得长得十分眼熟的小泥人。
“……这是什么?”
“客人这都不知道吗?”摊主笑眯眯的说, “丞相免了华阴、渭南、临晋三年的粮税劳役,又派了粮官来分发种子,租借农具给百姓,因此很多人愿意买一个回家拜一拜。客人是初来临晋吧?送你一个,不收钱,回去摆着,很吉利的啊。”
“……不要钱?”
老头儿十分憨厚的一笑,又从摊位下拿出好几个诸葛亮手办,“捏多了,放着也占地方。”
“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”
你知道汉朝人民有巷祭野祀的习惯,但没想到路子这么野。
话说回来,也不知道这时候的诸葛丞相都受点什么香火,你知道后世给他供猪牛羊都是有的,再后来供的东西就比较放飞了,包括但不限于什么洋烟洋酒,炸鸡披萨,成都到西安的高铁票,all亮的同人本子,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拆快递时一般什么心情。
但你收下了这个买二赠一的泥人手办之后,你还挺想感谢这位摊主的。
至少,你希望能保护他们的生活,在这一个冬天不被摧毁。
如果可能的话,来年黄河解冻,春光破晓的时候,他们能够再也不必惧怕战火与瘟疫。
你要如何多快好省的结束战争?
豹子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