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26节(1 / 1)

但是没有想到,五城兵马司的士兵不等士子们动手,就率先动手,将这些士子给擒下。

一些蹦跳得比较欢的,当即便被一顿拳打脚踢,马上就乖了起来。

然后全部被抓走了。

在后面围观的一些江南籍士子,顿时一阵后怕,还好没有冲动。

既然朝廷我惹不起,那我总躲得起吧。

当即便有一些士子收拾行囊准备回乡,还有一些人则留在京师准备看看后续发展。

于是看起来一个惊天大事件就这么快被处理完善。

百官顿时目瞪口呆,还等着看热闹,这还没有开始就结束啦,这些士子真踏马废物啊。

施邦曜也是再次目瞪口呆,果然李大人的办法就是好,简单有效快捷,就是有点毁三观。

这关键整个京师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,反而舆论一面倒得说朝廷干得好,对这种想要闹事的士子就应该重拳出击。

什么科考有内幕,暗箱操作,什么有违公平,肯定都是谣言,肯定是居心叵测者故意为之。

我都考中了进士,这次春闱肯定是公平公正公开的,绝对不存在任何问题的。

一甲第一的杨廷鉴现在是肠子都要悔青了,自己当时要是勇敢一点,劝解同年们冷静一点,现在也不会落得这个下场。

不管结局如何,自己这次的状元肯定是没有了,搞不好进士的名额也不会有了。

辛苦数年的成果眼看就要到手,结果直接飞了,真是欲哭无泪,何其无辜啊。

当天夜里杨廷鉴一脸绝望的缩在监狱的一角,这时来了狱卒,将杨廷鉴提了出来。

杨廷鉴顿时吓得魂不附体,这是要干嘛?

狱中的其他同年见领头的要被提走,顿时开始阻拦,被狱卒们一顿拳打脚踢,马上老实了下来。

一个个蹲在墙角,低声抽泣,太尼玛黑暗了,我们可是大明的举人,居然被胥吏如此对待。

请你告诉我王法在哪里,法律又在哪里?

杨廷鉴瑟瑟发抖的被带到一间房子,只见一名蓝袍的官员正悠哉悠哉的坐在椅子上。

高尔俨淡淡一笑,

“本官户部郎中高尔俨。”

杨廷鉴顿时一惊,这是崇祯十三年的探花,于是便恭恭敬敬的行礼,

“学生杨廷鉴见过高大人。”

高尔俨还是淡淡一笑,

“本官听闻你心向朝廷?”

杨廷鉴赶紧说道,

“学生对朝廷的忠心天地可鉴,今日事件学生也是被胁迫而来的,感请高大人为学生主持公道。”

高尔俨站起身来,走进杨廷鉴的身边,小声的说道,

“你只有一条选择,投靠李大人,此次科考的状元还是你。”

杨廷鉴顿时浑身一颤,想要说些什么,但是始终不敢开口,这就给了一个选择,要是拒绝会不会有生命危险啊?

高尔俨见杨廷鉴,磨磨蹭蹭的,当即狠狠的说道,

“时间有限,要是不答应,明天的太阳也不知道你还能不能看见。”

杨廷鉴顿时被吓得魂飞魄散,哭哭啼啼的说道,

“学生答应,学生答应。。。”

高尔俨满意的点点头,

“识时务者为俊杰,如今李大人便是朝廷,为李大人效力就等于为朝廷尽忠。李大人知道你们江南籍士子肯定不都是冥顽不灵之辈。”

“现在正好给你们一个报效朝廷的机会。”

“虽然进士名额已出,但是再加上一点人问题不大。本官现在给你一些进士名额,你自己选一些忠于朝廷的两日后参加殿试。”

“但是这些人要是在殿试上闹事,你的下场那就可想而知。”

杨廷鉴顿时哭丧着脸,这是要自己去劝诫一些江南士子投靠李大人,可是江南籍士子对李大人的印象可不好。

关键还不能随便选一些人,这监狱里面的五百余人肯定不能选,那就只能在外面选择。

这外面的人是人是鬼谁知道呢,万一背刺在殿试上闹事,自己也要被连累,真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。

杨廷鉴只得弱弱的问道,

“高大人,这士子的人数有没有个说法?”

高尔俨淡淡一笑,

“当然有说法,你拉来的人越多,那么就代表你对李大人越忠心,以后仕途顺畅,任你遨游。”

“要是人数少了的话,后果你自己琢磨。”

分化江南士子

杨廷鉴走在回南直隶会馆的路上,心里想着高尔俨的任务。

此时心中矛盾至极,自己是怎么一步步走到如此境地,真的好想不顾一切的回苏州算了。

但是又想着今科状元的位置,这次要是没有把握住,这一生还有机会吗?但是代价也是巨大的,那就是要投靠当朝的大奸臣李适。

要是自己为了状元的身份投靠了李适,自己在江南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名声瞬间就会坍塌。

不过现在还有选择吗,自己已经答应了高尔俨,根本就没有回头路。

只能无奈的说一句,这朝廷真特么的黑暗。

杨廷鉴只能想着怎么完成任务,还不能让那种居心叵测之人混进来。

回到南直隶的会馆,士子人数直接少了一大半,一半是被朝廷给抓了,另外一小半打包好行李准备回南方去了。

见杨廷鉴回来,大家全部围拢过来,想要问个究竟。

杨廷鉴心里有鬼,只能含糊其词将众人给打发掉,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思考对策,最后杨廷鉴还是准备将自己的同乡找来试探一番。

于是杨廷鉴来到旁边的房间,一个苏州的同乡士子李安世。

杨廷鉴敲开了房门,主动说道,

“李兄,你还没有休息吗?我看好多同年都在打包行李,准备这两日回南方,你怎么什么都不准备。”

只见李安世叹了一口气,

“这次是我第三次入京参加会试,我也快到不惑之年(四十岁),但是一事无成。本以为这次能考上进士光宗耀祖,振兴门庭,没有想到还是落第。”

“今日见杨兄等人前去讨要说法,以为会有转机,没有想到也是毫无结果,我也只能在等等看,希望会有奇迹。”

杨廷鉴点点头,这举人虽然也能做官,但是要是能登科入仕,和终点肯定要比举人身份更高。

“现在若是有个机会让李兄也能中进士,但是会付出一些代价,李兄愿意吗?”

本来神色暗淡的李安世顿时来了精神,激动的说道,

“只要能让我中进士,什么条件我都可以答应。”

杨廷鉴顿时大吃一惊,这么容易?说好的文人风骨呢?

只见李安世讪讪一笑,

“杨兄可能认为在下为了能中进士,不知廉耻,但是谁又知道我的无奈,我也是背负这振兴家族的重任。”

“我们李家在正德,嘉靖二朝出过六名进士,可谓是风光无两。但是从那以后便再也没有出过进士,甚至连举人都少的可怜。”

“曾经我们李家也是苏州数一数二的大家族,现在连个名号都排不上。祖父,父亲对我期望之至,今生我最大的夙愿便是让祖父父亲的期望成真。”

杨廷鉴再次点点头,这个李安世还是可以信任的。

“李兄只要你愿意投靠当朝李适大人,那么这次的进士便有你一个,你愿意吗?”

李安世顿时大喜,激动的点点头,

“我愿意,我愿意。。。”

杨廷鉴再次震惊,这李安世也太迫不及待了,不会有什么阴谋吧?

见杨廷鉴脸色阴晴不定,李安世顿时心头一紧,赶紧解释道,

“其实若是有机会让我投靠李大人,我早就迫不及待的投靠了。只是我想投靠李大人,李大人也不一定看得上我啊。”

“我们江南籍士子之所以对李大人怨气十足,一是李大人的土地征税三策,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李大人是浙江人。”

“而且喜欢任用浙江乡党,现在整个朝堂之上都充斥着浙江大佬,严重挤压了其他官员的位置,特别是江南籍的官员。”

“要知道江南籍的官员才是朝堂上的主力,现在被排挤在边缘,能对李大人有好脸色才怪。”

“但是说句在理的话,原本我大明烽烟四起,日薄西山,而正是因为李大人横空出世扭转了局面。”

“如今京师,甚至是整个北方的情况,杨兄想必也有所见闻,其繁荣程度超过南方数倍。”

“还记得崇祯十三年的会试,我也到过京师,那时候的京师和南方相比也只是伯仲之间,甚至北方落后南方。”

“但是现在的一切,难道不是李大人的功劳?浙江的士子说得对,李大人足以比肩于少保,张太岳。”

杨廷鉴顿时恍然大悟,看来投靠李大人也不是想得那么不堪。

于是杨廷鉴直接说道,

“实不相瞒,杨兄得观点和我相差无几,我也认为李大人乃是在世于少保,张太岳,注定要来中兴大明的。”

“至于土地征税三策,虽然损害了士绅的利益,但是的确利国利民,甚至有功于社稷。”

李安世赶紧恭维道,

“没有想到杨兄也能有如此认识,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,在下佩服。”

杨廷鉴顿时露出得意的笑容,

“李大人让我引荐心向朝廷的江南籍士子,李兄便是一个,后日我们便可同去参加殿试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豹子小说